正念與身心健康
2025.08.26
你是否曾覺得內心像在平靜海面上顛簸的船?那種說不出的不安全感,讓你始終處於警備狀態,錯過眼前的美好。我們真正需要的,不是一個永遠無風無浪的避風港,而是在風浪來襲時,心依然能穩如泰山的力量。
在《莊子》裡,有個故事教會了我們這個道理。那位捕捉蟬的駝背老人,動作行雲流水、專注入神,彷彿與萬物合而為一。孔子問他如何做到?老人謙遜地回答:「天地萬物再多,我的心只專注在蟬翼上。」這份穩定,不是靠意志力硬撐,而是一種自然地流淌,是心、身、靈合一的心流狀態。
要進入這種狀態,我們必須先掌握人體能量的「三寶」,也就是氣的終極體現。
可以想像我們就是一輛電動車:
當「氣」這股電流不穩、斷斷續續時,即使電池看似有電,我們也會感到發動不了,這是一種你我都有過、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疲憊感。而疲憊就是身體失衡的警訊。
疲憊就是失衡的警訊,但它也有簡單的調節方式,只要單純透過專注呼吸,也能調整身體的氣,讓電池能夠靠自己充飽,達到自律神經的黃金平衡。這也讓我們明白,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 並不在於向外尋求,而在於向內調整。
那麼,我們可以如何在自己身體內取其能量,為自己所用呢?
東方古老智慧給出了答案,五行哲學與氣的運作原則不謀而合。這份實踐藍圖,讓我們向大自然恆定的元素取經,學習如何調和身心能量。
1. 放鬆之氣(水元素):流動的無為
想像你在海中,當越想用力控制反而越難漂浮。讓自己去模仿水的特質,一種毫不費力、自然不抗拒的狀態,這就是放鬆原則的精髓。
2. 韌性之氣(木元素):有彈性的堅固
韌性是樹木所展現的力量,堅韌同時柔軟,想像竹子在風中搖曳,會彎曲但不會輕易被折斷。這就像我們想要維持關係與做事順利,保持彈性與靈活會是關鍵。
3. 居中之氣(土元素):找到身體錨定點
土元素代表穩定,居中扎根的安全感,是立足物質世界的起點,而身體的錨定點就在丹田。專注於此,能幫助保持心神安、中性思考,有原則但不帶偏見,就不容易被他人、事件或環境牽動。
4. 喜悅之氣(火元素):內在的共振
喜悅是能創造身心連結的催化劑。在從事任何活動或與人相處上,覺察是否發自內心的感覺良好、身體感到舒適?還是出於背負或恐懼而強迫自己去做?喜悅就是和諧。
5. 能量之氣(金元素):生命力的電源
金元素與肺相關,代表著我們的呼吸品質,也是身體能量的煉金爐。正如古老煉金術士將卑金屬提煉成黃金,我們吸入外在世界的新鮮空氣,也透過肺(爐)的提煉,將空氣中的微小分子(金屬),轉化為身體最純粹的能量(黃金),流經全身而充沛活力。這股能量能幫助我們從疲憊不堪中恢復,再次煥發光彩。
這五大法則源自宇宙萬物組成的元素,也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。學會這五大法則,就像獲得了一套專屬的能量調頻工具,讓我們不用時時外求,就能自己掌握體內能量的調動。
它們將引導我們,從混亂中找到方向,從疲憊中找回力量,最終實現身、心、靈的真正和諧。
首推輔助氣流運作:盒炁 內有神聖字彙佛(代表陽性)與觀音(代表陰性力量) ,太極之氣,就握在你手中,幫助錨定丹田,暢通全身經脈氣流。
若你想了解更多有關「氣」的奧秘:
基礎理解氣是什麼,從身體語言認識能量運行
《氣感覺察入門》氣是什麼?從身體語言認識能量運行的日常練習
想試著在日常中實踐氣的運作嗎?這篇有實用生活練習
看不見的力量,其實一直在你手中|三招練習,找到你「氣」的證據
加入官方 LINE 收取最新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