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qive 氣機科技|內容專欄.Column

要怎麼保護氣場?社交不累指南:你身邊有能量吸血鬼嗎

正念與身心健康

2025.09.02

社交聚會原本該是愉悅的交流,卻常常變成一種耗能的壓力,原因不在話多或不投機,而是氣場沒有被好好保護

你有沒有觀察過自己:在和某些朋友見面後,感覺精神飽滿;但跟某些人聊天,心裡卻只想著:「什麼時候可以結束?」

別誤會成是自己有社交障礙,這只是人與人之間的「能量」在交流,在互動中,我們彼此的氣場,自然就會相互碰撞與影響。當對方處於低頻率或負面狀態,你的氣場就容易被吸取,就像一個充滿電的電池,被一個漏電的裝置連上,電力就會流失。

其實,身體的反應最誠實。當我們感到不自在,下意識的雙手交叉、身體僵硬,這些都不是小動作,而是我們的氣場在透過身體語言發出警訊,提醒你:這股能量不屬於你!(延伸閱讀:《氣感覺察入門》氣是什麼?從身體語言認識能量運行的日常練習)

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對社交產生恐懼,因為,我們無法預測會遇到什麼樣的人。有句話說:「走入人群,比置身孤獨更需要勇氣。」這句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,或許歸根究底,是因為我們缺乏一種能即時保護氣場的「安全網」

然而,活在人間,就是活在人與人之間,我們不可能完全脫離人群,在工作或陌生場合,總會遇見不同頻率的人,如果因為害怕能量耗損而排斥社交,反而可能錯過寶貴的人際連結與成長機會。

因此,現代人真正需要的,是一種聰明的社交護身法,讓我們在任何場合都能保持氣場穩定、在人群裡自在呼吸,安全地與人交流,不怕被捲入他人的能量黑洞中 。

那些讓我們感到疲憊的人,常被稱為「能量吸血鬼」。這個詞不是批判,而是讓我們意識到: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氣場狀態。當一個人能量低落時,會不自覺地從能量充足的人身上汲取支持,來維持自己的平衡。久而久之,對方的狀態得到緩解,自己卻因為過度消耗而感到被掏空。

以下列出常見特質,幫助進行自我覺察與辨識:

  • 經常抱怨,談話聚焦於不幸、問題,容易讓彼此陷入沉重氛圍。
  • 誇張反應或混亂,把小事放大成危機,讓周遭人投入過多注意與情緒能量。
  • 過度輸出,在對話中不斷傾倒自己的想法與情緒,難以聽見他人的聲音。
  • 過度依賴與索取,責難或暗示的方式,讓人感到愧疚或背負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責任。
  • 習慣性批評,否定或貶低他人的選擇、興趣或行為,藉此強化自我價值,卻容易讓對方感到被否定或不被尊重。

其實我們每個人,都會有這些狀態時刻,不用擔心,這並非代表不好或是負面,而是做為一個提醒,當我們能夠覺察到這些狀態時,就能選擇更健康的方式來互動,避免不必要的內耗。接下來,Aqive 想與你分享一個實用方法,幫助一起學會建立屬於自己的氣場保護網

保護氣場的關鍵,就在於覺察並建立界線。這不是要我們變得冷漠或自私,而是為了保留珍貴的能量,去過你真正想要的生活。  

  1. 即時清理,不要拖
    呼吸是心與身之間的橋樑,能幫助你立即回到中心。當感到不舒服時,深呼吸永遠是最強招式!
    練習: 吸氣時,觀想吸入新鮮、純淨的能量;吐氣時,觀想將不屬於你的混濁負能量排出體外。
    輔助工具: 配戴隨身防護罩・炁環 配戴右手自然形成氣場防護罩,隨時保護自己不受干擾。
  2. 建立界線,不捲入劇場
    健康的關係始於清晰的界線。在交流時,允許自己傾聽,但不捲入對方的內心小劇場,真正的關心,不代表要成為他人的救火員。
    練習:從小事練習說「不」。 比如在群體中,決定自己的午餐、不參加不想參與的聚會,逐步取回生活的主導權。
    輔助工具:建議辦公或居家空間,個人環境中設立結界 金字塔,讓環境氣場成為你的第一線守護。
  3. 每日淨化恢復
    每當社交結束,或最好是每天結束時,都為自己做一次徹底的淨化,卸下所有不屬於自己的能量,讓氣場回歸中性。
    練習:洗澡時,想像水流帶走身上的雜質與疲憊,同時為注入能量。  
    輔助工具:運用如鼠尾草、鹽巴,或是方便的能量輔助工具 淨化法寶撓氣源寶 ,快速、不費力地淨化氣場。

當我們能掌握這些方法,就能安心地走進任何社交場合,帶著清晰的底氣,與不同頻率的人互動,也不再害怕被吸乾。

社交不必是耗能,而是互相充能

送給自己一句提醒:「我的氣很珍貴,值得被保護。


若你想了解更多有關「氣」的奧秘
氣的五大法則:掌握你最渴望的生命狀態

加入官方 LINE 收取最新消息